(原标题:共享充电宝:“融资赛”未停“专利战”又起) 在风口与噱头的争议声中,共享充电宝依旧是当下最“吸金”的投资领域。昨天,怪兽充电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
在风口与噱头的争议声中,共享充电宝依旧是当下最“吸金”的投资领域。昨天,怪兽充电宣布完成亿元A轮融资。至此,共享充电宝领域已出现6家完成A轮融资的企业。这当中,小电科技在今年5月继续拿到了3 .5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而另有10家左右的共享企业仍在天使轮阶段。
“融资赛”如火如荼不停上演的同时,占据市场先机的共享充电宝企业也频频发动“专利大战”。南都记者近日获悉,来电科技先后起诉云充吧和街电科技侵犯其专利权,而街电科技则在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接手后,斥巨资购买专利备战。
“专利战主要用来延缓竞争对手的进度,给自己(预留)更多时间优势”,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行业很大程度还在继续融资扩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拿到融资的前几家共享充电宝玩家并不像网约车、共享单车一样烧钱补贴或者疯狂铺点,反而掀起了专利战。
南都记者获悉,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来电科技”)起诉深圳市云充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充吧”)专利侵权案近日二审宣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一审判决结果。根据判决,云充吧侵犯来电科技2项专利权,须停止侵权行为,并向来电科技赔偿40万人民币。
而除了云充吧之外,来电科技也多次将湖南海翼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科技”)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6月6日立案的案件中,来电科技共计索赔600万元。
据了解,该案件总计涉及来电所持有的6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种移动电源的租借方法、系统及租借终端”和“吸纳式充电装置”。而街电科技也不是毫无准备,据悉,陈欧在接手街电科技后不久,便斥巨资1亿元购买了多项共享充电宝的专利。
南都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了解到,截至2017年7月19日,来电在国内的发明公布数是7件,发明授权数是4件,实用新型数是12件,外观设计数是11件;而街电在国内的发明公布数是15件,实用新型数是3件,外观设计数是4件。
据来电科技方面透露,目前来电专利注册数已经达到了67项。“一方面是硬件上的,一方面是软件系统的,包括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专利,有些专利还没打算拿出来去上诉”,来电科技品牌负责人称。
专利战会否加速行业洗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专利战究竟是炒作的噱头,还是会成为后来者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的门槛?
“涉及被侵权认定的产品,比如说云充吧的柜机充电宝,第一要停止生产制造。第二,如果说已经投放市场了,理论上应该收回产品”,知识产权研究员李俊慧称,“因为云充吧的产品并不是直接面对终端用户或者商家销售的,很多都是放到一些商场、店铺里面给用户使用的,云充吧只要把产品收回就行了。如果它在纠纷发生之前已经出售给特定店铺或商家的话,商家或店铺可以继续持有,但用户的服务模式就会停下。”
这就意味着,云充吧必须停止生产和投放其现有的共享充电宝产品,或者获得来电的专利使用许可。
“专利权本身就是一种合法的垄断,基于技术创新去占领市场、获得相应的商业回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俊慧认为。
在李俊慧看来,专利战会加速创新,“对于市场上同类产品发起专利诉讼,一方面会加速领域创新,挤压别家技术创新,逼着你去转型,这本身就是技术竞争带来的技术进步的正常逻辑。”
“共享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共享充电宝更是如此。后来的企业要想进入这个行业,现在起步还不晚。但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或许三五年之后,再想进入这个行业,而又没有专利储备的话,就会非常难”,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资深知识产权律师张林认为,科技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积累自己的技术实力,“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中,企业只有拥有核心的技术和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专利战只是一种暂时的竞争手段,并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格局。专利技术之外,渠道合作以及运营效率才是竞争的关键。
“专利战主要用来延缓竞争对手的进度,给自己更多时间优势”,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很难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借此推动行业洗牌,专利的投入也取决于后续投资者对于这块业务发展的看法。
小电科技公关负责人刘彬同样表示,目前仍专心铺设设备、优化运营,不会主动参与专利战,“但我们有足够的专利储备,足以应对竞争对手发起的专利诉讼。”
采写:南都记者马宁宁 实习生史春蕾
标签: 共享 充电 6家 企业 完成 融资 不拼 补贴 专利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