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网联杀到: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终结

业界动态 2017-04-03 13:06:07 转载来源: IThome

筹备半年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下称“网联”)启动试运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接近网联处人士获悉,首批接入了4家商业银行和3家市场占比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财付通和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

筹备半年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下称“网联”)启动试运行。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接近网联处人士获悉,首批接入了4家商业银行和3家市场占比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财付通和京东金融旗下的网银在线。待试运行结束后,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将按计划分批接入。

据了解,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股东共44家,其中有38家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中,央行(包括下属6家单位)共出资约7亿元,占股比例超过30%而备受外界关注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约10%左右。

网联的上线宣告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时代告一段落,但随着银行、网联、银联、第三方支付组成的线上支付市场新格局的开启,新的博弈仍在持续。

网联上线影响几何

某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直连”时代,大的支付机构因为手握海量用户和备付金,所以在与银行的合作中往往掌握话语权。同时,它们也因为自建支付结算体系本身在系统搭建、对接技术、用户体验上的高门槛而占据行业优势。

用结算速度举个例子,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以做到一两小时提现到账,这个功能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实现,甚至投入自有资金预付。所以对于大公司来说,原本做好体验和速度的支付是有很强壁垒的事儿。

而且,前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认为,尽管资金以前也是托管在银行,但其实资金还是在自己体系内流转,可以用这笔资金跟银行争取到更多合作,有比较强的话语权。但如果都接入网联之后,这些优势和能力都被拉平了,小公司的门槛反而降低了很多。

“不过,近年来,随着支付行业的发展,支付业务的价值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变化。”另一位支付业内人士认为,支付结算本身的费率就像公园的“门票”,价格高低、付费免费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帮忙统计入园流量。

“反而后续支付交易链条上积累的大数据,以及这个链条与信贷、证券、理财等业务的纵横勾连才更具想象空间。这就好比进入公园之后的收费项目和用户行为,那有着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增长空间。”他说到。

尽管网联的出现,一度让银联被舆论解读为最“失意”的一方。

但《我爱卡》主编董峥认为,网联的成立对银联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网联的成立是监管部门整顿治理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所带来的各种监管漏洞和备付金风险等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

“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网络支付环境,这对包括银联在内的产业各方机构都是有利的。”董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尽管未来网联与银联可能存在竞争,但也应该是良性的。不过目前网联的具体业务尚未披露,尚待后续观察。”

一位接近银联处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银联内部认为,如果网联能进一步规范网上支付发展,对银联也有积极意义。这能使线上的支付链条里各方业务能各回各位,这样也能引导支付机构把心思放去支付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上,而不是在支付链条里通吃几个环节。

事实上,除了结算清算的费率外,坐拥65亿张银联卡的银联还有很多机会可以从新市场分得一杯羹。比如,一旦清算市场开放,各方都进入市场化轨道之后,卡片的品牌权益理应当归属银联自身。

“不可能银联在砸成本发卡、拓网络、做客户服务,那头有人可以无成本地转接清算银联卡。”一位银行人士指出了其中的玄机,通过品牌“权益”获取收入在国际上也早有先例。

以万事达为例,其2015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净收入是96亿美元,交易处理费43亿美元、国内品牌管理费是40亿美元,跨境交易费是32亿美元,其他收入是19亿美元,另有39亿美元奖励抵扣。

从其各类收入占比来看,万事达的交易处理费占总收入的32%、国内品牌管理费占30%,跨境交易费占24%,其他收入占15%。品牌“权益”带来的收入已基本跟交易费率持平。

后网联时代的博弈

虽然,在断直连、促备付金统一监管方面,网联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在系统建设、机构接入推进、尤其是定价机制建设方面,市场还在观察它是否具有足够话语权和行动力。

新市场格局之下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各方的价格博弈,其背景在于,目前我国线上线下支付市场的费率实行“双轨制”,线下市场的收费标准由发改委制定,而经过去年的“96费改”之后,线下刷卡费率标准、分成机制已很明确。

但线上支付市场一直没有清晰的规则,“直连”阶段基本都是由各家支付机构与银行单独协商,平均费率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左右,大机构因为有沉淀资金做议价筹码,往往可以获得更低的费率和更优的条件。

但网联的出现打破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单独议价的空间,并且随着上交备付金比例(目前是20%左右)的提高,大的支付机构原本在银行端的优势地位将产生动摇。相对来说,小的支付机构受此影响较小。

尽管目前网联已经公布了接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大致步骤和安排,但关于接入后线上支付的各项收费情况却并未明确。前述接近网联人士表示,,由于网联的定位是一个行政机构,而非商业机构,所以基本以保本微利为目标。

从这一口径不难看出,网联对于费率的标准已经定调,但要知道,整个线上支付环节除了接入网联的清算、结算部分,还有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端的交易费用,这个标准又该如何定?谁来定?何时定?现在都尚未可知,充满变数。

另外,网联并不是唯一的线上支付清算、结算平台。某支付业内人士认为,包括银联、VISA等同样有资格参与该市场,原则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自由选择接入平台,只要不“直连”银行即可。那么,市场化的机制自然会有市场化的定价。

相比目前暧昧不明的价格博弈,金融机构们更为看重的数据归属问题则清晰了不少。

账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向来都被银行视为“核心资产”。第三方支付机构从线上反扑线下,拿走的不仅仅是银联是清算、银行或其它第三方支付的收单,还有银行们为看重的交易信息,即“数据”。

如果我们拿出信用卡账单,除个别叫板能力特别强的银行外,绝大多数银行的账单上,用支付宝完成的交易,账单都只记录到支付宝,而没有最后去向的商户名。不止是账单上没有,事实上银行们也两眼一抹黑。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玩得是在自己账户体系内的“转存”,因此只有他们看得见具体交易信息,知道谁爱在哪里买东西、消费能力有多大、有什么偏好,也就有了“肖像”功能。

往深里说一步,如果一个持卡人持有三张卡并全部绑在了同一个支付宝或微信账户上,他们就具有了“账户功能”,知道这三张卡同属一个人,可以依据三张卡上的交易判断这个人的现金流、消费习惯、信用程度等。

但是,这三张背后的ABC银行,互相之间是“隔绝”的,看不到彼此的具体信息。账户信息向来都是银行的核心资产,没人愿意在这事上当雷锋。即便是清算了所有卡片的银联,事实上也只是个通道,并不知晓ABC卡属于同一人。

尽管网联的上线可以部分解决账户数据的透明度问题,但如果用户是用存在支付账户里的资金消费,而非直接通过支付账户从银行划转资金,银行同样不能掌握这笔交易的具体信息。

显然,这也是央行力推成立网联的重要用意。

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银行、央行无法掌握具体交易信息,无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数据分析等央行的各项金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打断“直连”,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信息和资金流向公开透明,央行线上支付市场的整顿工作再进一步。先摸清事实,再逐步规范,比如备付金管理的落地就必须建立在账户和数据清晰的基础上。

显然,网联的试运行只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围绕支付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也远未结束。

标签: 网联 第三方 支付 直连 时代 终结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