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圈子”还没有正式发布就已经“火”了,有“美名”,也有“骂名”,但支付宝的“圈子”已扬名在外。一个支付机构为啥那么热衷做社交?尽管支付宝的“圈子”尚处于测试阶段,但“生活在海外”“校园日记”等圈子的一些大尺度照片的流出,已经让一些圈子出了名,用户迅速超百万,浏览更是数千万人次
支付宝的“圈子”还没有正式发布就已经“火”了,有“美名”,也有“骂名”,但支付宝的“圈子”已扬名在外。
一个支付机构为啥那么热衷做社交?
尽管支付宝的“圈子”尚处于测试阶段,但“生活在海外”“校园日记”等圈子的一些大尺度照片的流出,已经让一些圈子出了名,用户迅速超百万,浏览更是数千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各个“圈子”并非支付宝在运营,而是携手理财机构、健身机构、母婴商户、宠物店等合作伙伴推出。目前上线的健身、游戏、理财、母婴、宠物、数码、读书、公益等圈子,背后的运营者基本是合作机构,支付宝只提供一些基础支持。
尽管支付宝表示,一旦发现不良信息,他们有能力在第一时间识别,并会采取措施进行分类处理,但个别圈子流出大尺度照片却反映出运营者和支付宝的监管不力。
支付宝高层曾多次表示,支付宝正在由支付工具转型为开放平台,但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支付宝声称,推出“圈子”的初衷是帮助用户建立同好关系,搭建商家与用户互动、培养粉丝的新载体。也就是说,支付宝看重的是如何给商家和合作伙伴带来价值,却不自觉地忽视了终端用户的感受。
而让支付宝贸然出手的原因,恐怕是巨大的竞争压力。
自从微信半路杀出,用红包将微信支付推向公众,支付宝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社交对于客户粘性影响这么大,对支付乃至互联网金融发展如此重要。
目前,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超8亿,粗略估计月活跃微信支付账户已超6亿。而支付宝辛辛苦苦打拼了十余年,目前对外公布的实名用户才4.5亿。虽然说目前支付宝交易的数额仍大于微信,但微信用户的增速已经让支付宝无法保持淡定。
社交,是微信的利剑,却也是支付宝的短板。
其实,阿里系不止一次尝试在社交领域有所突破。早期针对商品买卖推出的阿里旺旺,一直局限在网购场景。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即时通讯软件“来往”,想与微信相抗衡,但铩羽而归。2015年阿里发布“钉钉”,主打办公社交软件。最后,蚂蚁金服把“宝”压在了已经拥有广泛客群的支付宝身上。从新增朋友和口碑,到首页新增生活圈,再到利用芝麻信用开启“圈子”……支付宝的每一次改造都紧盯社交,但用户对此褒贬不一。
用户王先生表示,“可以感受到支付宝想复制微信的成功经验,但很多做法同质化。如果功能一样,已经有了微信何必再用支付宝进行社交?”这道出不少用户的心声。
支付宝一次次地改版,并非要从支付机构转型为社交媒体,但加入一些社交“基因”是必不可少的。这次支付宝再试一把,把商家、平台、粉丝“圈”在一起,让“共同爱好”成为粘合剂,不仅将用户“粘”给商家,也“粘”在支付宝上。不过,这非支付宝独创,腾讯的兴趣部落、百度的贴吧,也是类似以同好兴趣为纽带的社群交流平台。
社交不仅增加商业合作、客户粘性,还意味着海量数据,这也是芝麻信用参与其中的原因。
“圈子”到底能否成为支付宝社交的新武器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支付宝以及蚂蚁金服如果想在社交道路上开创一番天地,光靠靓照吸引眼球是不够的,还是要创造出真正打动用户的好产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