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注:4月14日, 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相关领域的整治方案正在陆续面世
编辑注:4月14日, 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
相关领域的整治方案正在陆续面世。这无疑将改写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的游戏规则,整个行业将迎来洗牌和重塑,这个进程将伴随中国金融监管架构的大调整。
从今天起,站长搜索科技将跟随监管推进的步伐,持续关注专项整治行动带来的影响与变革。首先,我们关注的是第三方支付。
文/温泉
4月22日,一份文件在网上流传,这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专项整治方案,也是自4月14日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公众见到的第一份整治方案。
方案全名为《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全文并不长,有两个重点:第一,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风险和跨机构清算业务进行整治;第二,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进行整治。
前者直指第三方支付长期以来极具争议的两个问题: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问题、第三方支付是否与银行直连的问题。后者则主要针对长期以来乱象丛生的“二清”机构。
第三方支付备付金的存管方面,之前曾发生过挪用备付金的多起案例,2015年8月以来,央行陆续吊销了浙江易士、广东益民、上海畅购的牌照;第三方支付是否与银行直连方面,其中有银联与支付宝的十年恩怨;乱象丛生的“二清”机构背后,是大量的灰色交易以及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现在正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续牌和申牌的关键期。今年5月,央行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即将到期,首批27家企业将陆续开始续牌工作。从今年上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扎堆续牌。同时,目前有多达数百家企业在等待申牌。
“这次整治的核心,从逻辑上讲就两件事:第一,管住资金通道;第二,管住备付金。”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向站长搜索科技指出。他解释,支付是金融最基础的环节,中国支付领域传统的正规军是银行体系。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之后,在银行体系之外开辟了新的资金通道,但是监管机构监控不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流向,这为赌博、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留下了资金腾挪空间。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层必然要将这些资金纳入监管范围。
这次整治,将如何改变第三方支付的游戏规则?这个行业是否会迎来洗牌?整治方案对普通公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意思的是,站长搜索科技联系了包括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快钱、连连支付等在内的几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他们无一例外都婉拒了采访。究竟发生了什么?
能否切断银行直连?
先看这次整治的措施之一――“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必须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进行,……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直接连接,与通过清算机构连接,这之间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监管从这里下手?
这要从一个小故事说起。2004年,马云曾去拜见刚成立两年的中国银联高层,他想找后者解决淘宝网上的支付问题,基本想法是接入银联,这样就可以和所有银行都接上了。
可是,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后来《中国新闻周刊》引用知情人的话报道称,事实上,刚刚创立两年的中国银联“自己还没有在互联网上和银行打通呢”。
之后,2004年12月,支付宝在杭州成立,马云开始和银行一家家谈判,支付宝与各个银行直接连接。此后成立的许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线上都采用了和银行直连的方式。
支付宝和银行直接连接,就是所谓的“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如果支付宝是通过银联与银行连接,就是通过“具有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连接,我们称它为“间接连接”。
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有两个关键的区别:其一,如果是间接连接,银联可以看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资金流动的情况,因为这些资金是通过银联进行清算的。但如果是直接连接,由于银行之间的信息并非互联互通,除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己,监管层是看不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流动的;其二,间接连接的话,支付的手续费要给中间的清算机构,也就是银联进行分成,直接连接不用给银联分成。
监管层在乎的是第一个关键的区别,也就是看不到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流向。赵鹞向站长搜索科技解释:“如果对这部分资金流向一直不加以监管,会有相当的危险性。这种危险类似于2015年夏天股市危机当中‘场外配资’所带来的风险,监管机构只监管场内的情况,对场外配资不了解,结果场外配资比场内影响还大,这会带来系统性风险,就像2015年夏天股市的大跌一样。”
站在监管的角度,赵鹞同时认为,每个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与银行直接连接,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和银行直连必须每个都单独开发接口。同时,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不公平竞争,一些规模较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去找银行,银行有的都不愿意搭理。但是如果接入统一的清算平台,在接入银行方面,各个机构都是平等的,这对中小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是利好,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可是,整治的结果能否如监管机构所愿?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资深业内人士认为,确有相当难度。
一个事实是,此前,银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此有过多次交锋,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一直没有被取消。
2014年3月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倒苦水说,当时央行已经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前20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这20家千方百计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让中国银联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联曾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下发通知想要处理这个问题,但都没有成功。
该人士向站长搜索科技解释了其中的逻辑:以银行、中国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三者的关系为例,由于体制问题,中国银联缺乏创新的动力,导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想绕开银联直接和对方连接,这一方面涉及到利益切分,一方面涉及到业务模式的创新。
在利益切分方面,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银联与银行连接,发卡机构、收单机构、转接清算机构按照7∶2∶1的比例对刷卡手续费进行分成。如果绕开银联,就不用把钱分给银联。同时,第三方支付由于有巨大的沉淀资金,对银行来说是大额存款,银行为了拿到更多的存款,还会给予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当的刷卡手续费的优惠。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入大大增加,同时银行争取到更多的大额存款。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直连,相当于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业务模式创新方面,该人士告诉站长搜索科技,有很多时候,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多创新的业务模式得不到银联的支持,这也使得第三方支付的很多业务都想绕开银联直接与银行合作。
“监管层关心的资金流向问题,其实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监控。但是在主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已经直接与银行直接连接之后,如果再把连接切断,恐怕很难。”他认为,“整治方案的表述是‘逐步取缔支付机构与银行直接连接处理业务的模式’,这个‘逐步’二字就留下了很多的空间。如果监管层真下决心必须干,表述方式应该是限期完成。”
能否消灭“二清”机构?
要管住资金通道,除了已经拿到支付牌照的机构之外,还有未拿到支付牌照的机构。也就是整治方案中提到的“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进行整治”。
这些机构业内称之为“二清”机构,指的是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却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的机构。
据此前媒体报道,“二清”机构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这几年在商户数量与交易规模方面取得了大幅增长,年交易量规模高达上万亿元,甚至超越了绝大部分正规的支付企业。由于没有严格的准入要求,也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这些违规的“二清”机构发展的商户质量低,且绝大多数不符合正规机构特约商户的准入要求,一些商户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其所办理的POS机常常被用于信用卡套现、从事民间借贷,从而引发风险。
但是,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资深业内人士认为,“二清”机构的消灭同样难度不小。
他告诉站长搜索科技,“二清”机构由来有因。最早银行和银联收单的商户较为优质,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发展优质商户,采取了降低刷卡手续费的方式。银行发现之后,没有采取降低刷卡手续费的方式,却采取了给刷卡商户补贴的方式,只要商户交易规模达到一定数额,银行就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补贴类似于我们一般购物时“满500返200”之类的优惠。于是,双方打起了价格战。但是,在价格战当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打不过银行。因为刷卡手续费对银行来说是九牛一毛,但却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入的绝对大头,论补贴,第三方支付干不过银行。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个经过实践验证的“营收平衡线”,即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这个平台才能盈利。如果规模不到1000亿,这个平台就是亏损的。为了做大交易规模,许多交易量较小的机构就开始转卖支付通道,就相当于通过外包公司帮自己拓展业务。这些外包公司就是“二清”机构。
曾在支付宝工作的张杰告诉站长搜索科技,之前银行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接口费用一般在千一或者千二,几乎所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会把一部分收单业务外包,通过外包机构来拓展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向这些外包机构收取的手续费一般在千三或者千五,有的规模较大的机构这个费用在百一、百三或百五,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中赚取差价。刚开始,大家只是为了做生意,但是后来就慢慢形成了所谓的“二清”机构,指的就是这些外包的机构。
“只要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生存危机存在,‘二清’机构就难以灭绝。”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并且他认为:“在收单市场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情况下,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这个市场的主体,怎样取得平衡点,以维持市场的基本稳定,监管层应认真考虑、反思。”
备付金集中存管
再看备付金存管问题。对于备付金,整治方案提出的要求是,建立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逐步取消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利息支出。
这个问题我们接着支付宝的故事来讲。2004年支付宝成立后成长迅速,可是很快又有了新的烦恼。一般来说,消费者在淘宝天猫上买东西,大多数都是把钱先放在支付宝里,等货到了以后再把钱打给商家,一般货需要几天到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到,在此期间,支付宝里就有了大量的沉淀资金,这部分资金也叫“备付金”。由于这笔“沉淀资金”的存在,支付宝也长期受到占用资金又不发利息的指责。后来,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通过余额宝,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同时,支付宝也解决掉了沉淀资金的问题。
其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总量逾2000亿元,比2014年底增长60%,相关资金风险隐患和问题也逐渐暴露。2014年下半年以来,陆续出现多家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造成资金链断裂的重大风险事件。2015年年初,上海畅购事发后,媒体报道,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备付金来理财或者做其他经营项目已成为业界的“明规则”。
今年1月,央行依法注销上海畅购的支付牌照之后,赵鹞陆续在财新撰文《是时候集中存管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了!》《创新创新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利息制度安排》。其中提出,应当对备付金进行“集中清算、集中存管、集中监督”。这个建议提出的背景是,当下第三方支付是与多个银行合作,备付金也存放于多个银行,各个银行之间的信息并不互联互通,所以监管机构很难知道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究竟有多少,从而很难对其资金进出进行监管。如果把这些资金集中起来,指定有资质的银行进行存管,就可以很好地管住这个钱。
同时,他向站长搜索科技解释,取消备付金利息,就是不将备付金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款,而是作为风险准备金存在央行,这个是不计算利息的。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打备付金的主意,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支付业务的创新上。
与此同时,赵鹞向站长搜索科技指出,集中存管后,如果将备付金集中于一家或少数几家存管银行,市场利益格局将发生大的变化。支付机构针对银行惯用的“各个击破”不再奏效,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与银行的谈判当中,因为有较大的业务量而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以向银行争取手续费和利率上的优惠,但是集中存管之后,双方角色会发生逆转,反而是存管银行占有优势,因为存管银行必须有相应的资质。
赵鹞认为,后续还需要相关的制度设计予以平衡。比如,客户备付金的风险更为集中,支付机构客户的资金安全集中于少数几家存管银行,要设置“缓冲垫”机制延伸保障支付机构的个人客户资金安全。再次,支付机构对存管银行议价能力减弱,客户备付金利息恐下降,影响其收入,特别是一些处于发展中的中小支付机构需要一定的利益补偿。
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还是间接与银行连接,最终影响的是交易成本。大量不规范的“二清”机构带来的,是满大街的“信用卡套现”的小广告,还有贩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疯狂洗钱。备付金管不好,则是资金链断裂的诸多重大风险事件、乃至P2P跑路频发。
未来,专项整治的影响如何,这些信号出现的频度或许是重要的观察维度。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