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正确系统分析 科学合理规避 迅速远离PM2.5

智能设备 2015-12-24 16:00:2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遭遇“霾”伏。   雾霾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上海交大彭仲仁教授团队在长三角地区用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了长期的大气污染跟踪监测实验,获得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三维分布数据,这一研究可为雾霾预报、防治,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

  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城市遭遇“霾”伏。

正确系统分析 科学合理规避 迅速远离PM2.5

  雾霾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上海交大彭仲仁教授团队在长三角地区用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了长期的大气污染跟踪监测实验,获得PM2.5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三维分布数据,这一研究可为雾霾预报、防治,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目前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主要集中在地面,高空污染监测比较少,这种平面监测让我们很难清楚地掌握雾霾的生消和扩散规律。”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彭仲仁介绍说,从2011年起,他的研究团队在长三角地区使用无人机搭载便携式检测设备,进行了大量的大气污染跟踪监测实验。彭仲仁团队的近几次实验显示,在距离地面1km以下的高度,PM2.5的浓度总体呈现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无人机从空中带回来的监测数据也证实,逆温层的存在确实妨碍了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增加了逆温层下近地面PM2.5的浓度,为雾霾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研究团队还对城市主干道、高架路、交叉路口等道路周边的微环境做了污染物监测,发现马路两侧300米至500米之内是受汽车尾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PM2.5的浓度较高,而且离道路越近浓度越高,沿马路跑步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奔跑的“马路吸霾器”。

  彭仲仁介绍,目前他的团队使用的一架固定翼无人机的翼展长度只有四米,可以非常灵活地往不同的方向穿梭,一次航时可达7小时。“我们目前还在利用无人机研究污染物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跨区域输送问题,这些数据资料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雾霾在区域范围内积累、传输和消散的过程,最终都能帮助我们防控污染,赶走雾霾。”

(作者:苏越责任编辑:苏越) 请关注天极网天极新媒体 最酷科技资讯扫码赢大奖 评论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标签: 正确 系统分析 科学 合理 规避 迅速 远离 PM2.5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