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可穿戴设备要击中需求点还需打磨

智能设备 2015-09-23 22:57:0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市场调研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销量,将从去年的2640万部提升至约7210万部。而另一家调研公司CCS Insight的数据则更为乐观,根据其最新报告《2015~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预测》,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45亿部

市场调研公司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销量,将从去年的2640万部提升至约7210万部。而另一家调研公司CCS Insight的数据则更为乐观,根据其最新报告《2015~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预测》,2019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45亿部。此数据无疑为业界带来信心。

可穿戴设备始于2012年,谷歌眼镜的亮相,让2012年成为“可穿戴设备元年”。三年时间过去,作为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可穿戴设备“家族”已经人丁兴旺,目前包括手表、腕带、眼镜、头盔、服装、书包、拐杖等多种形态,产品品种令人眼花缭乱。

对新科技更有兴趣的80后和90后是可穿戴设备的购买主力,说到此,不得不提到一部80后和90后大多看过的动画片,叫《名侦探柯南》。在这部1995年就开始放映的动画片里,作为侦探,柯南的眼镜可以用来定位追踪,功能和如今手机地图中的位置共享有一拼。

那么问题来了,拥有这样功能的眼镜,到底在现实中有多大实用价值?毕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是做侦探的。这恰恰就是可穿戴设备需要直面的问题,将原有的普通生活配件添加上部分计算机功能,但是这些功能真的是消费者需要的么?并且,这些功能往往和已有的手机功能重复,甚至需要手机配合才能实现。

事实上,很多可穿戴设备功能少,体验感较差,技术水平相对于其它同类电子产品而言,并无竞争力。

低端产品如可显示运动数据的手环,其功能并不比手机中的运动类APP多了多少。而高端产品如智能手表,其电池使用时间往往有限,当一块手表需要每天充电时,消费者对此体验感如何,不言而喻。

可穿戴设备往往比同类电子产品或同类生活配件价格更为昂贵。很多可穿戴设备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原有的生活配件上加一些电子产品和简单功能,变冠以可穿戴设备功能的牌子,售价立马上涨。

消费者对此类新产品,初次购买往往并非确有所需,而是出于对时尚的追求。因为可穿戴设备具有的功能,智能手机大多具备,甚至操作更为方便。而当消费者对这一事物的新鲜感降低后,还会继续购买下一代产品么?

就在《名侦探柯南》上映的那一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到了物联网技术,但在当时并未激起多大涟漪。可穿戴设备,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但这种技术,在1995年并未起步,而今已成为智能生活的重要的技术。

在高科技领域,并不是某家企业先研发出某个新技术,占领了某个新市场,就能取得成功。因为,一项技术和相应产品能否取得成功,不止取决于技术、资金等内部条件,还取决于外部环境,就好比没有私家车的普及化,手机地图不会成功一样。

在历次互联网技术革新时,都有很多颇有前瞻性的高科技企业或产品,“倒在了黎明之前”,在市场条件成熟前就用光了资金,耗尽了资源。与其说是它们生不逢时,不如说是过早地将尚不成熟、尚未完成配套布局的产品推向不可测的市场。可穿戴设备亦然。

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物联网技术,将是未来改变经济生活的重要技术,企业要做的不是急于占领存在诸多变数的市场,而应当是继续打磨产品,让产品更能击中消费者的需求点。可穿戴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结合是未来发展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专家指出,可穿戴技术将是医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在健康领域可穿戴设备将成不可缺少的资源。

因此,可穿戴设备今天仍然是初创期,谁能发展成为市场巨人就要看谁真正踏准市场节拍。

标签: 穿戴 备要 击中 需求 还需 打磨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