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智能设备

一款让人失望的华为最佳手机 Mate S

智能设备 2015-09-03 15:57:1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网 9月3日报道(文/邻章)在前辈Mate 7成功经验的指引下,华为今日在德国IFA大展上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HUAWEI Mate S,在去粗取精、多方吸收之下,无疑是一款更为成熟、更为进步、更为稳妥的产品。但在大家一致期待的“Force Touch”(压感触控)功能上,Mate S的玩儿法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其有着很明显的试水和抢头条的目的,它担当不起余承东此前给消费者许下的巨大期待

华为余承东

站长搜索网 9月3日报道(文/邻章)

在前辈Mate 7成功经验的指引下,华为今日在德国IFA大展上发布了最新旗舰手机HUAWEI Mate S,在去粗取精、多方吸收之下,无疑是一款更为成熟、更为进步、更为稳妥的产品。但在大家一致期待的“Force Touch”(压感触控)功能上,Mate S的玩儿法并没有让人耳目一新,其有着很明显的试水和抢头条的目的,它担当不起余承东此前给消费者许下的巨大期待。并且过高的定价,让其需要承受来自iPhone和三星的巨大压力。从本质上来说:华为Mate S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不失为商务人士和高端用户的理想选择之一。它是华为最好的产品,但却担不起颠覆之名。

一、Mate S是华为当下最好的产品

首先在于产品设计上:华为在Mate S的机身屏幕尺寸和配色上开始迎合、照顾更多的用户需求,以此来覆盖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在屏幕尺寸和机身重量上,此次华为将Mate S的屏幕尺寸由Mate 7的6英寸185g降为5.5英寸156g。在大屏趋势下,这是一个能够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尺寸和重量。并且,华为此次还加入了由诺基亚开创的,在时下流行的2.5D弧形屏幕。在机身配色上,此次华为Mate S在配色上一改此前Mate 7过于沉重的男性商务气息,增加了”栖霞粉“这一针对女性用户的颜色。

华为Mate-S

其次在于更进一步的商务属性上:Mate 7全金属的硬朗商务风、强续航、指纹识别、网络支持让商务人士对其颇为喜爱。此次华为Mate S依旧延续了全金属的硬朗商务型设计理念,但是设计的精细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例如通过NMT纳米注塑工艺,天线部分与金属接合处于无缝状态,相比Mate7的突兀,Mate S更加简洁,在观感上也更为一体化;在商务人士的看重的续航上,其还是保证了电池容量可续航1天以上,并且加入了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充电十分钟,通话两小时;指纹识别也进入2.0时代,据称识别效率提高了一倍,并且可以将指纹技术运用到更多场景以及功能实现上,其指纹解锁还具备自主学习功能和自有TEE(可行执行环境),能够做到越用越灵敏和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当然,在网络制式上依旧支持双卡双4G。

商务人士所喜爱与看重的东西,Mate S可谓一个不落,并且Mate S在商务使用的便捷性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体现在其一方面不断的增强自家的原有技术的使用场景,最明显的是华为将此前在P8上推出的指关节识别技术的使用进行了进一步的使用扩展,在Mate S上推出了实用的“长截屏”和“双指关节敲击录屏”。而在积极吸收竞争对手的优秀特性化为己用上:则主要体现在华为Mate S此次吸收OPPO、vivo的字母应用启动和三星Note系列上(不一定准确)的文档矫正功能。这些跟进、吸收的功能,虽然是一些小功能,但是他们是具备实用性的,将这些功能综合起来,放置在Mate S身上,对于商务操控便携性和效率的提升还是有着极大帮助的。

最后在于对最新技术创新的谨慎稳妥采用上:此次华为在Mate S上使用了业界都很期待的Force Touch技术,但是华为对待这项技术是谨慎的,华为并没有将这项技术全部使用在Mate S上,而只是让其现在了顶配版上。这是华为的保险做法,这样的做法,虽然说有着不自信的表现,但是无疑也是稳妥的选择,拿出顶配版试水,假若失败,也不至于对销量产生致命影响,而华为选择此时发布,更有利于挣得一个营销话语权。

说到Mate S身上的Force Touch技术,就不得不对华为提出严肃批评。

二、Mate S不及预期的Force Touch

为了给大家制造期待,余承东在Mate S发布会前20多天就在微博上写下了下面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

“没有争第一的勇气和魄力是危险的。在别人苦心思索如何把木桶的短板补好时,我们想的是如何再造一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木桶,从根本上做出变革。不同于以往的牛刀小试,这次我们蓄力于颠覆。9月2号德国IFA展,带你体验前所未有的黑科技!”

余承东所言的“蓄力颠覆、前所未有的黑科技”为何物?其实大家都知道,其所言的是Force Touch技术。这一最先被苹果使用在Apple WATCH和Macbook产品上的技术,由于可实现让设备感知屏幕受到的压力,从而调出不同的对应功能、做出预设反应,以简化操作流程。因此被认为其对操作方式的革新有着巨大潜力。而在余承东发布上述这段微博之后,Mate S搭载这一技术是板上钉钉了,唯一悬念是:华为能否在Force Touch技术(华为官方叫做:智能压感屏幕)上玩出新花样,这是大家一致期待的。

华为Mate-S

此次,华为果然在Mate S上抢先iPhone使用了Force Touch技术。这项技术在华为手机上的出现,让诸多花粉儿大声疾呼:“黑科技;这一次,国产手机真正的做到了“超越苹果”。”但是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要告诉花粉儿的是:华为这次虽然是先于iPhone使用了Force Touch技术,但其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也对不起余承东当初写下的那段激情澎湃的文字,超越苹果更是无从谈起。

让我们来看看华为的一些玩儿法:通过压力变化可实现图片局部放大、快速预览、按压特定位置启动指定应用等。华为的这些玩儿法从本质上来说与此前苹果的玩儿法并无二致,甚至还没有超过苹果此前的玩儿法。此前苹果在Apple WATCH和Macbook上,利用Force Touch技术,就已经开创出了这些操控玩儿法。例如在 Macbook上就可以实现“1.直接使用触控板重命名文件;2.快速预览任何文件,甚至是网页中的链接;3.查看任何字词的定义,点击任何日期创建事件;4.压力感应快进;5.压力感应在地图中的应用;6.显示某打开应用的所有窗口;7.压力感应绘画”等功能。

Mate S压力触控所能实现的功能与此前华为所宣称的“人机交互的革命性技术、革命性的改变、具备颠覆性和前所未有的黑科技”是相距甚远的。并且Force Touch技术在华为Mate S上有着很明显的试水和抢头条的目的。华为在前期营销中大力宣传这项技术,但到了实际的产品层面,华为并没有将这项技术全面的使用在Mate S之上,只是让其出现在顶配版上,这是典型的试水之举。华为选择此时发布,抢在iPhone发布会之前,腹黑一点的说,这更多的似乎只是为了挣得一个营销话语权,抢一个头条,过一把面子上的瘾。这项技术在华为身上是担当不起余承东那段激情澎湃的文字的,是不及我们预期的。反倒是反映出了当下国产手机厂商在关键技术上模仿、跟进的本质属性。

三、极具自信的定价策略,让Mate S需要承受来自iPhone和三星的巨大压力

此次,华为在Mate S的定价上,我认为其采用的是激进主义。华为Mate S标准版(32GB)售价为 649 欧元(约合人民币 4635 元),高配版(64GB)为 699 欧元(约合人民币 4992 元)。这让华为的产品售价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展示出了华为在这两年取得一系列成绩之后迅速增强的自信心,也是华为想真正和苹果、三星展开较量了。虽然Mate S并无明显短板,但是在面对三星Note 5和S6 Edge +和即将上市的iPhone时,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在Mate系列成名的商务属性上,它远远比拼不过三星和苹果最新的旗舰产品。他没有三星Note系列一贯有之的强大办公性能,没有S-pen,没有三星对办公服务的多项集成,在颜值上也没有Edge+那样炫酷的双面曲屏幕,在配置上更是比拼不过;而对于iPhone,其更是没有什么优势可言了,生态和体验上说其存在较大差距,相信没人会否认,而从其发布会上还在对彪iPhone 6 Plus来看,显然其对于iPhone新品还无应对之力。

华为此次极具自信的定价策略,让Mate S需要承受来自iPhone和三星的巨大压力。华为Mate S可以说是当下国产手机产品的佼佼者,但其与真正的国际顶级产品还是有差距的,在我看来,Mate S的竞争力是对不起这售价的,如果不出意外,很有可能华为会在国内降低Mate S的发售价格。

在此要送给华为的一句是:华为需要冷却其日渐膨胀的自信心,正确认清今时不同往日的市场形势。

PS:最后说一下华为Mate S的相关信息:该机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整体上延续了Mate7的设计风格,拥有四种颜色,采用 5.5 英寸 1080p 屏幕、麒麟 935 处理器、3GB RAM、32/64GB ROM、13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2700mAh 电池、支持快充技术、双卡双待双 4G 以及指纹识别和“Force Touch”技术(仅顶配版)。国行将于 9 月 8 日推出。

本文系站长搜索网特约作者、科技行业观察者邻章所撰。观点仅代表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b767f7d3d5944963

站长搜索网:关注创业公司,原创科技媒体!【我们帮助任何有梦想的创业团队!创业团队寻求报道请点这里。承诺:完全免费,谨防假冒。】

站长搜索网微信公众账号:ilieyun;站长搜索君个人微信:lieyunwang

标签: 一款 让人 失望 华为 最佳 手机 Mate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