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手机中国 评测】一直以来,小米的口号都是“为发烧而生”,随着小米手机的热卖,这句话已经深入用户心中,渐渐成为大家对这个品牌和它旗下产品的一种印象。随着不断发展,小米不再局限于手机产品,前不久它就推出了一款移动电源,虽然只是个配件,但却依旧“发烧”,10400mAh绝对算得上大容量,而与之相配的69元售价也称得上超低价,引发抢购已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1页:
【手机中国 评测】一直以来,小米的口号都是“为发烧而生”,随着小米手机的热卖,这句话已经深入用户心中,渐渐成为大家对这个品牌和它旗下产品的一种印象。随着不断发展,小米不再局限于手机产品,前不久它就推出了一款移动电源,虽然只是个配件,但却依旧“发烧”,10400mAh绝对算得上大容量,而与之相配的69元售价也称得上超低价,引发抢购已是意料之中的事。当然,有性价比固然是好事,可用户购买之前还是关心产品本身究竟如何。今天,小宇(个人微博)就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最初接触小米移动电源,到之后使用了近一个月的感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与手机一样,小米自家的移动电源在包装上依旧采用了简约的风格,做到了那种“虽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不会跌份儿”的感觉。
第3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与手机一样,小米自家的移动电源在包装上依旧采用了简约的风格,做到了那种“虽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也不会跌份儿”的感觉。
第4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包装盒与电源本身造型保持一致,仅比它略大一圈,透明塑料材质让内部一目了然,这也算是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
第5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盒体两端都用封贴粘合,撕掉其中一端就能打开包装盒,移动电源有四个卡位固定,上面的预留空间放着一根并不是很长的数据线。如果想把电源放在包里,手机拿在手里充电的话,还是换一根长点儿的数据线吧。
第6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说明书很简单,就是介绍一些接口、按钮、指示灯的功能,还有电源的相关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在充电时间一项,说明书的标注是:“充满最快约为5.5小时(5V/2A适配器和标准充电cable)”看这个时间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之后的条件就让用户有点郁闷,一般我们手上的手机充电器都是5V/1A,也就是说,想达到理想充电时间,还得单独买一个充电器,至于5V/1A的充电效果,稍后会有答案。
第7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第一眼看到小米移动电源的时候就觉得有点眼熟,没错,它的造型跟小米3特别像。试想一下,把小米3压低点、再胖上几圈,最后的结果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移动电源了。
第8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从造型设计可以看出,小米已经开始统一同时期各产品线的风格了,包括之后上市的小米路由器和小米随身WiFi,都是这种类似的造型。如果非说它像什么的话,最贴近的应该就是那种酒壶,同样是金属材质外壳,小米移动电源摸起来多了一种磨砂感,上手后也很有分量,看来这10400mAh的电量还是有点货的。
第9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电源整体做工扎实,金属外壳铸模成型,上下挡板为塑料材质,与外壳契合紧密,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缝隙。所有按键、接口、指示灯都位于顶部,电源键键帽比较大,键程适中,按起来十分舒服。
第10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电源整体做工扎实,金属外壳铸模成型,上下挡板为塑料材质,与外壳契合紧密,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缝隙。所有按键、接口、指示灯都位于顶部,电源键键帽比较大,键程适中,按起来十分舒服。
第11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小米移动电源属于“矮胖型”,比iPhone 5s要低很多,厚度方面则是后者近3倍。实际测量一下重量,官方标称为250g,实际为253.96g,相差并不是很大。
第12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小米移动电源属于“矮胖型”,比iPhone 5s要低很多,厚度方面则是后者近3倍。实际测量一下重量,官方标称为250g,实际为253.96g,相差并不是很大。
第13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小米移动电源属于“矮胖型”,比iPhone 5s要低很多,厚度方面则是后者近3倍。实际测量一下重量,官方标称为250g,实际为253.96g,相差并不是很大。
第14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移动电源毕竟不是摆件或者装饰品,外面好看只是个壳,真正决定使用的还是它的电芯和电路板,要想了解这些东西就免不了要拆机。乍一看,小米电源还真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从USB接口处就可以将顶部挡板翘起,把上面的四个螺丝拧下,就能轻易拆开。
第15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金属外壳内部做工还是不错的,上下均有螺丝扣,金属切边也比较平整。
第16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可以看到,拆卸完之后,小米电源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部分。
第17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相比外壳而言,电源线路板做工用料就显得粗糙很多,尤其是左右两边的切口边缘,并不是很规整,感觉就像是随意拿剪子剪断一样。
第18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相比外壳而言,电源线路板做工用料就显得粗糙很多,尤其是左右两边的切口边缘,并不是很规整,感觉就像是随意拿剪子剪断一样。
第19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4个锂电芯并排而列,正极负极用金属片连接在一起,主板各接线、焊点还算扎实,但细节处多少显得有些粗糙。其实,在69元这个价位,已经不存在保性能还是保做工的问题了,能做到性能最大情况下保证安全,是大多数低价移动电源的基本策略。当然,能在外观用料上像这样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第20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对于移动电源而言,其电量和转化率是一个相对直观的指标。首先,我们要测试的是小米电源的实际放电量,也就是电芯在经过电路板升压,最终从USB接口传输出来的总电量。再简单点说就是在实际使用时,小米移动电源输出的总电量是多少。经过测试,实际放电量为6737mAh,通过公式“(实际放电量×实际均压)/(标称容量×电芯放电理论电压3.7V)”计算,小米电源电量转化率为88.23%。在众多同容量的产品中,这个转化率能算是中上水平,而在同价位的产品当中,小米却有着明显优势。
第21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接下来是拆机之后,我们对电芯进行单独的放电测试。从结果来看,小米电源电芯的实际容量达到了10530mAh,相比标称的10400mAh还要高,可见小米在电芯的选择和使用上还是比较实在的,至少做到了“名”与“实”相符。套用公式“(实际放电量×实际均压)/(电芯容量×电芯放电实际均压)”计算,小米电源转化率最真实的结果为88.10%,跟之前的值基本相同。
第22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米移动电源的温度,无论日常使用,还是通过仪器进行放电,我们手上这部小米移动电源的最高温度也就在30-31度之间,发热位置和面积也比较均衡。
第23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看完前面这些枯燥的测试图像和数据之后,下面小宇来聊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实话,刚拿到小米移动电源,第一次使用时多少让人有点头疼。说明书、电源底部都写着输入电压要求(或者最好)是5V/2A,但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充电头都是5V/1A的,所以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给移动电源充满电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宇先用5V/1A充电器反复充放电测试了几轮,最快充满时间为11小时30分钟,最慢的一次则是用了12小时03分钟。之后改用5V/2A充电器测试,效果确实有了明显提升,最快的一次仅用了5小时10分钟,最慢的一次也在5小时26分钟搞定,比说明书上的数据还要好看。但想追求如此效果,还得单独买一个5V/2A的充电器,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成本,确实让人又爱又恨。
第24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之前已经测出小米移动电源的实际放电量为6737mAh,但对于用户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值,不是很直观。为此,小宇也专门找了几款热门机进行测试,来看看它的实际充电效果。针对每款手机,我们都会先将移动电源充满,然后找几部同款手机将电放完,接着开始充电,充满一部再拿另外一部,这种压力测试持续数日之后,我们也得出了一些相应的数据:1、iPhone 5s可以充满4部,第5部的时候只能充到18%;2、GALAXY Note3只能充满2部,第3部的时候基本就充不进去了;3、HTC One也可以充满2部,第3部的时候充到80%就停止了;4、iPhone 5c可以充满4部,第5部也能达到30%,表现稍好于iPhone 5s;5、小米3也只能充满2部,第3部到17%就会停止。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达不到这个水准,因为每次充电与下一次充电都会有很长的时间间隔,在这其间电源自身也会有电量损耗,而我们的测试则是持续进行的。
第25页:小米移动电源体验报告
从上面诸多测试来看,小米移动电源本身还是很耐用的,产品上的问题只有两点:1、内部主板稍显粗糙,让人看后难免心里有种不太爽的感觉;2、在没有5V/2A充电头的时候,给电源充电完全就是个漫长到让人痛苦的过程。此外,这种“爱恨纠结”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来自于小米电源的购买渠道,每天点开官网看一眼,无限期出现的就是“暂时缺货”四个字,中午的1万台真心不够抢。在此,小宇也帮广大用户呼喊一句:“雷总,多放点儿货吧!”。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