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奇迹案例无数,临摹即自我消耗 关注足够多的互联网圈、社交媒体圈、电商圈的微博或博客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轴排满了营销案例。以我的微博时间轴为例,营销案例正以每天5~10篇 “奇迹”案例无数,临摹即自我消耗 关注足够多的互联网圈、社交媒体圈、电商圈的微博或博客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轴排满了营销案例
摘要: 奇迹案例无数,临摹即自我消耗 关注足够多的互联网圈、社交媒体圈、电商圈的微博或博客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轴排满了营销案例。以我的微博时间轴为例,营销案例正以每天5~10篇
“奇迹”案例无数,临摹即自我消耗
关注足够多的互联网圈、社交媒体圈、电商圈的微博或博客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轴排满了营销案例。以我的微博时间轴为例,营销案例正以每天5~10篇的频率爆发,其中微博案例不计其数,微信案例也如雨后春笋般,各种言论充斥满目。营销奇迹似乎唾手可得,易如反掌,鼓动着一群卡在外行与内行之间的大众,按图索骥,向“奇迹”挺进。
营销“奇迹”,一般是长这样的:有产品分析、人群特性、时间节点分析、消费心理分析,在种种分析中发现创意们如此切中要害(隐含:我们当时的头脑风暴实在是太成功了)。最后附上一个傲娇的流量或订单数,最后以“综上所述”的形式表达观点。观点一般非常“独到”,层层递进,最后的最后必须是模式的探讨,如“SoLoMo模式”、“O2O模式”、“众包模式”、“全媒体模式”。
而实际上,一般是这样操作的:做一个不错的策划,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譬如说“自然醒”、“爱无限”(并不指代品牌)等,联合多家互联网平台,投入推广资源,请微博大号转发,达成一个花枝招展数据。最后,刨去推广资源的投入,公共关系的运用,只把创意和效果写进案例。
嘲弄“奇迹”的荒谬,谴责品牌主的不诚实,都不值得撰此文。只是慢慢发现,人们在学习新媒体过程中,遇上批量的“奇迹”,他们立刻信服,立刻调整策略,带领团队用紧缺的资源试图实现网上流传的“奇迹们”。发现结果与“奇迹”相距甚远后,继续调整,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自我消耗。
跟你说杜蕾斯案例的,都不懂营销
单凭“创意”和“内容”火起来的案例少之又少,完全可以说是小概率事件,成功案例无异于“奇迹”。谈到这里,人们通常会用杜蕾斯的微博作为反驳。杜蕾斯在社交媒体的运营上投入的人力和费用都无可比拟。另一方面,与同品类其它品牌相比,杜蕾斯的渠道铺设、广告策略,都直接影响品牌知名度,再直接影响微博的粉丝数。再说,杜蕾斯不仅在社交媒体上是经典案例,大家可能忘了它在平面广告上一直是经典,一直被传诵。一个品牌运营到位了,在任何媒介上都是案例,而不是“奇迹”。
为什么说“跟你说杜蕾斯案例的,都不懂营销”?如上论述,杜蕾斯的特别,更多是源自于自身品牌影响力。你可能会发现,那些侃侃而谈其中案例的人,他要不看过几篇营销分析文,只记得最优秀的几个案例,要不就是根本没有实操经验。试回想,是否能这样对号入座?
抛开“奇迹”,脚踏实地
当“创意”和“内容”被赋予极大的重视,而“推广手段”被投闲置散,这就是迷信“奇迹”的开端。而结局通常是,实现“奇迹”遭受挫败,品牌主继续调整内容策略,抠文案,拗创意。团队力量,就是这样不断地被“奇迹”消耗,创意内容重口难调,内部相互不认同。
营销团队,没有创造营销“奇迹”,却被“奇迹”耽误。本可以把两次中规中矩的创意策划执行出来,加上大量的推广工作,达成一些什么。但因为一开始的文案不够吸引,创意没有亮点,而永远停留在开始的头脑风暴……
在“内容为王”的舆论环境下,“推广”就是“炒作”,没有人会在自己的案例里提。于是,案例,看上去都是病毒式传播的,无需推广的。这说服了多少团队为之消耗殆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