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曾经为P2P平台带来流量、为投资人强化投资杠杆、为第三方支付抢占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信用卡投资,如今几乎在所有P2P平台上成为历史。《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作为P2P平台资金流入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在春节前后收到央行的“一口禁令”,目前已经暂停信用卡充值业务
王莹
曾经为P2P平台带来流量、为投资人强化投资杠杆、为第三方支付抢占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信用卡投资,如今几乎在所有P2P平台上成为历史。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了解到,作为P2P平台资金流入通道的第三方支付在春节前后收到央行的“一口禁令”,目前已经暂停信用卡充值业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禁令的背后,一方面可以看出行业嫁接信用卡累积的风险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而另一方面则代表着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多方利益主体在这一模式中的盈利占比已经发生变化,各方动力不足,业务暂停也是未来趋势。
信用卡充值通道关闭
“本来想为平台开通线上信用卡支付通道,但已经没有第三方支付再接这个业务了。”一家上线不久的P2P平台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称尚没有收到央行方面正式的文字规定,可能是以口头通知的方式告知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这一消息在春节前后就已经下达。
但在许多人眼里,这“一口禁令”封住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一种资金流入手段,更多的是切断了许多人的发财梦。
一位曾经尝试利用信用卡投资P2P网贷赚钱的投资人举了一个例子,假如拥有一张额度为1.2万元,账单日期为3月10日的信用卡,那么首先将从该额度中分拨5000元投资至某平台一年期的长期标的。随后,该5000元的信用卡账单,将会在4月10日给到投资者,而投资者真正的还款期为4月30日。那么该投资者只要在4月11日~4月30日之间,将该信用卡剩下的7000元额度利用其他P2P平台的天标、10天标等短期标顺利周转,并在4月30日准时将该钱款补足即可。
简单的逻辑加上复杂的手法,就是赚钱的方式。“一个人想要拥有20张信用卡并不难,如果再借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想要调转上百万元的资金就不是问题。”一位资深投资人表示。
对于投资的方向,固定金额的长期投资多选择较为稳健的平台,而短期周转的平台则以天标、净值标为主。
不过,这种投资对投资人来说也是一项技术活,由于每张信用卡同有两个节点日期,一个是账单到达日,一个是资金还款日,如果利用10张信用卡进行资金周转,那么共有关键日期20个,此外,平台的标的周期日、资金提取日等均需要投资人在不同的期限内精准操作。
在信用卡支付通道风光无限好的时期,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种“多赢”的方式。
对于投资人来说,可利用上述方式加大投资杠杆。此外,除了上述较为复杂的利用信用卡投资外,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则是利用平台进行信用卡提现,而唯一的“资产损耗”则是平台提现的手续费。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P2P平台的提现费用最低可达5%。,约为年化6%,最高的可达年化20%至30%。
目前,老平台、大平台早已纷纷关闭该通道,但是新平台仍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大量的资金流和用户流;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可达到抢占市场的目的。
而这一多赢业务目前也已“梦断”。一位P2P平台负责人表示,停止信用卡支付通道业务与不少银行年报期间发现信用卡业务亏损不无关系。
此前,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给P2P平台开放信用卡支付通道,平台需要替投资者承担2%。的“通道费”,上述P2P平台负责人表示,按照“721定律”这部分费用1.4%。将归属银行,万分之二给到银联,万分之四被第三方收取。“1.4%。约为年化2%,连存款利息都难以覆盖,银行几乎处于亏损状态。”
“部分信用卡的年利息甚至仅1.2%,相当于月息1%。。”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国诚金融CEO王建章表示,通过信用卡充值的驱动力不仅仅在银行方面有所减弱,第三方支付方面也动力不足。一方面,相对于其他通道,银行在信用卡通道业务上收费较高,进而压缩第三方支付的获利空间;另一方面,随着行业集中度加剧,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充值量流入老平台而非新平台。“老平台不太需要信用卡通道,新平台在资金流量贡献度方面较少,因此纷纷转变策略。”
风险扩散
在P2P投资链条中,利用信用卡免息期进行加杠杆投资,最大的风险承担者并非关联机构,而是投资者自身。“小风险”情况是,投资人没有合理预估投资标的的风险状况,一旦发生逾期则需要周转资金补足,或牺牲收益采取信用卡分期,或在银行方面产生逾期记录。而风险较大的情况是没有做好分散投资,将投资标的放在同一平台之上,平台一旦发生跑路,不但本金全失,而且还背负了信用卡的债务。
银监会曾发文,《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2〕60号)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不含服务“三农”的惠农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只要允许采用第三方支付进行充值的理财产品均可能涉及套现的问题,而存在最多的套现方式并非“理财套现”,而是通过电子商务购物套现进而再行投资、理财。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