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真实身份竟是同性 女研究生租虚拟男友

业界动态 2015-03-05 08:51:07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我买的是‘虚拟男友’,对方居然是个女的,幻想全碎了,这咋维权?”昨日,读研二的小方给记者打来电话,称自己在网上租了个“虚拟男友”,微信语音时发现对方竟是女孩,小方哭笑不得。小方24岁,前不久她无意在某购物网站上发现有店铺在出售“虚拟男友”

“我买的是‘虚拟男友’,对方居然是个女的,幻想全碎了,这咋维权?”昨日,读研二的小方给记者打来电话,称自己在网上租了个“虚拟男友”,微信语音时发现对方竟是女孩,小方哭笑不得。

小方24岁,前不久她无意在某购物网站上发现有店铺在出售“虚拟男友”。她说:“对我这种恋爱经历少得可怜,还满脑子幻想的女生是绝对福音啊!于是,我也拍了1个小时的。”双方一开始是通过微信文字聊天。小方说:“对方很温柔,聊得很投机,我就购买了1个月的服务,花了近1000元。”

“昨天我忽然很想听听对方的声音,‘他’一直推脱自己感冒了嗓子不好,后来我坚持,对方才说自己是个女孩。”哭笑不得的小方感到很愤怒:“太不专业了,我要维权。”

记者就小方的遭遇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一半受访者说:“没必要维权。”也有受访者认为“应该维权”。记者看到,小方购买服务的网店生意火爆,最近1个月有2579次交易记录,女性消费者占很大比例。

对于这个问题,知名的互联网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表示:网上租的“虚拟男友”为女性,这是否为消费欺诈很难界定,因为卖家发布的信息有限且模糊,买家很难确定自己购买的到底是“男友”,还是“男友身份的陪聊服务”,想真的维权难度很大。

因为网络欺诈维权具有责任主体确认难的特点,销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哪登记、能否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册资金数目、公司住所地等等问题,对消费者来讲茫然无知,一旦产生买卖纠纷,责任主体难以确认。

更何况还存在着诉讼管辖法院确认难、对网络欺诈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界定不明和诉讼成本较高等问题。而且网络上鱼龙混杂,女性极容易对“虚拟男友”产生好感,若女生情网深陷,对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都是很大的威胁。

标签: 真实 身份 竟是 同性 研究生 虚拟 男友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