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百度收购UC?一个可能即将过时的玩意儿

互联网 2013-02-21 09:02:02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百度收购(或者控股)优视科技是科技界开年第一大戏,自神秘人透露已经“完成谈判”后,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情的幕后故事和估值是否合理。百度觊觎 UC 浏览器从去年年中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俞永福也在微博上感叹这件事情让媒体激动了半天,暗示这是件子虚乌有的事情。从 UC 浏览器的角度来看,它们的确被低估了;但如果从百度的角度来说,它们要收购的是一个可能即将过时玩意儿

  当 App 成为新的入口的时候,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就逐渐下降了。我上一次打开手机浏览器是四天前,因为在用 Google 搜索应用的时候结果“该页无法显示”,用搜狗搜索搜了点东西。再上一次点开浏览器的时候,是 N 天前在北京西站连接 Wi-Fi 时它自动跳了出来。其余的事情,均可以在独立的 App 内完成。

  在 PC 上,浏览器是一个重要的上网入口(甚至唯一的),以至于 Google 把浏览器做成了一个操作系统 Chrome OS ,以至于微软不惜动用垄断手段把 IE 捆绑到操作系统中,以至于奇虎 360 的一大部分收入就是靠它自身的浏览器,以至于搜狗把浏览器成为提升其搜索流量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到了手机上,这位 PC 霸主立刻成为应用战争中的一个普通士兵。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局势来看,UC 浏览器也难以成为百度的希望。

  1、尽管通过手机浏览器可以集成很多功能,但独立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多的用处。比如在视频网站上无法缓存视频,比如在新闻网站上无法推送即时消息,比如在聊天是无法实现微信的对讲功能,当然也无法很畅快地玩游戏。尽管 HTML5 技术的发展有望让 App Web 化,但这是个无法预计的未来,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适用于 HTML5 技术。

  2、各大 App 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平台化,而不是成为别人平台的一部分。目前的手机浏览器都在采取平台化发展策略,采用云计算架构实现开放,直接集成了阅读、邮箱、微博等功能。但这些产品的独立应用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用户,自身也有成为一个平台的可能性,也不会把重心放在网页版上,成为别人平台的一部分。比如搜狐大力推广搜狐新闻客户端,而其客户端已经有用千万级用户,本身也将转变成一个媒体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搜狐就不会下同样的力气在手机搜狐网身上,只是作为防御性手段。同样,尽管在浏览器中可以观看搜狐视频,但它会在显著位置提醒你下载自己的独立应用。说白了,在没有应用的情况下使用浏览器,但一旦推出独立应用,那么网页版就不是一个重要的产品了。

  3、百度在终端内置能力上比较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终端内置,而且手机浏览器也非常依赖于终端。尽管手机浏览器作为入口没有那么重要,但依旧是重要入口之一,终端厂商也热衷于推广自有的浏览器产品。在 iPhone 上 Safari 独霸,Google 也将会在未来的 Android 版本中内置 Chrome 为默认浏览器,微软也不会出让 Windows Phone 平台上 IE 的重要地位。尽管俞永福和雷军的关系密切,小米手机的默认浏览器也不是 UC。百度如果要收购 UC 浏览器,那么的确要重新审视在终端内置和刷机渠道的重要性。如果 UC 无法成为手机的默认浏览器,那么即便是拥有海量装机量,也不会乐观起来。

  4、UC 浏览器省流量的特色也随着无线和 3G 的推广开始式微。在功能机时代,用户之所以使用 UC 浏览器,就是因为其出色的流量压缩技术。然而在无线网络和 3G 等高速移动网络日益普及的情况下,UC 浏览器节省的流量是在太有限了。在智能机的时代,这个要求略显过时(更多讨论见知乎)。

  5、海量数据背后的隐忧。艾瑞在《中国手机浏览器市场研究报告 2012年》(全文下载)中预测,中国将会在 2014 年拥有 4.9 亿手机浏览器用户。 其中在 iOS 和 Andord 系统手机中第三方浏览器使用率上,UC 浏览器占据了 71.3% 的份额。这里有一个很大缺陷是,此份报告只统计了“第三方”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加上统计手机内置浏览器。在网宿科技和北大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2 年 Q2《网宿科技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统计,网民使用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时,最常用的是移动终端的内置浏览器,其中有多一半的用户常用苹果 (Safari) 和 Android 设备所内置的浏览器进行互联网访问,分别占整体网民数的31.90%和25.24%,第三方浏览器 UCweb 只排在第三位 ,占 16.67%。

  另外,在艾瑞的报告中也提到,在手机浏览器用户中,有搞到 79.8% 的用户会首先选择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艾瑞认为有两点,一是用浏览器来了解新闻资讯,此行为所需时间相对较短,然后在进行游戏等耗费时间较长的行为;二是由于低端手机的原因,可以安装的应用数量很少,但手机一般都带有手机浏览器。

  从艾瑞分析的原因的原因中可以看出几点:

  a. 用户使用浏览器的重要动作是阅读,如新闻或者小说。但目前新闻和阅读类客户端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搜狐新闻客户端总装机量突破5770万,日活跃用户突破1400万;网易移动新闻客户端安装量逾5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200万……使用应用的人数超过使用浏览器的人数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b. 低端手机有限的容量成为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理由。手机终端高配低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也是一个时间问题。

  c. 用户使用手机浏览器的动作有限,即阅读。浏览门户网站占了 28.8%,阅读浏览器内资讯占了 18.8% ,使用导航网站占了 18.1%,使用搜索引擎占了 11.3%,浏览微博占了 9.5%。这些行为都不那么令人满足。

  UC 浏览器的火爆是用户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一个习惯性延续,在 Symbian 时代,手机浏览器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但到了大屏智能机时代,你不得不承认手机浏览器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它不像 PC 浏览器一样独霸上网入口,而是成为入口的一个。百度如此迫切地收购 UC 浏览器在我看来的确有些饥不择食,似乎想起了奇虎 360 凭借浏览器蚕食百度的恐怖现状。

  如果百度要收购优视科技,或者优视科技保持独立并计划上市的话,必须要考虑到手机浏览器未来的发展问题。尽管俞永福再三强调不能把 UC 浏览器当做一款单机版软件来做,而是希望打造移动互联网入口服务平台。根据他的规划,UC未来的目标是构建信息服务、娱乐和应用发行三大平台,形成开放的生态系统,但是从目前来看 UC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用户改变对 UC 就是个手机浏览器的观念也非常不容易。

  移动互联网在未来 2~3 年内可能还不会赚钱,不过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如果现在还再不行动,两三年过后,随着智能终端和独立应用更加成熟的时候,留给 UC 浏览器的机会就不是很多了。

标签: 百度 收购 UC 一个 可能 即将 过时 玩意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