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搜索讯 继首站Roadshow在斯坦福大学成功举办后,“微信全球MBA创新大赛——创意中国 2015”(We Win with WeChat——INNOVATEChina 2015)Roadshow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来到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现场讨论了关于微信的创新思路,Ubuntu Software Center负责人David Pitkin在现场也与参加路演团队们分享移动操作系统的创新经验
站长搜索讯 继首站Roadshow在斯坦福大学成功举办后,“微信全球MBA创新大赛——创意中国 2015”(We Win with WeChat——INNOVATEChina 2015)Roadshow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来到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MIT)。现场讨论了关于微信的创新思路,Ubuntu Software Center负责人David Pitkin在现场也与参加路演团队们分享移动操作系统的创新经验。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大的网络平台之一,建设了包括公众平台、开放平台、智能平台和硬件平台在内的完整生态。此次,微信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联合举办“微信全球MBA创新大赛——创意中国 2015”(We Win with WeChat——INNOVATEChina 2015),旨在通过与顶尖MBA师生沟通,扶持基于微信的创新项目,夯实“微信•连接一切”的概念。
品牌与顾客关系新时代
Nexmo集团副总裁Chris Moore作为本次路演活动的顾问,与现场路演团队分享了顾客沟通领域的创新思路。
他认为,移动互联网使得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消费者可以轻易的联系到他们喜欢的品牌,获取促销信息、购买商品和获取客户服务。Nexmo利用云沟通技术,通过信息传递类app将品牌与消费者连接起来。以微信为代表的信息传递类移动应用,有效提升了消费体验,使得消费者可以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Ubuntu谈移动操作系统的创新之路
Ubuntu software center负责人David Pitkin(右)
Ubuntu Software Center负责人David Pitkin在本次路演现场,则分享了他对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创新思路。他认为应用生态系统是任何新的移动平台面临的最大难题,对Ubuntu移动操作系统来说也是如此。对此,Ubuntu移动操作系统带来了不同的玩法:
1.改变手机呈现方式。所有内容和服务无需隐藏在应用程序和图标背后,直接呈现在手机屏幕上,或深入结合到移动操作系统中,为用户提供一个丰富、快速且不碎片化的体验。
2.增加开发者价值。开发者将他们的内容和服务整合到操作系统中,带来更好、更易察觉的用户体验和感知。
3.更低的开发者成本。Ubuntu移动操作系统有效降低应用的开发、维护和运营成本。
David谈到,从中、长期来看,在Ubuntu移动操作系统上,PC桌面、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软件聚合,将为开发者建立移动服务带来方便,并实现跨设备互通。同样的社交媒体服务在不同的设备上都可以正常使用。这些都建立在Ubuntu开源的操作系统和动态、活力的开发者联盟基础上。
站长搜索了解到,Ubuntu已与中国移动(微博)建立了开发合作关系,这是继Ubuntu在欧洲发布BQ Aquaris手机,以及与魅族合作即将在中国发布Ubuntu版手机后的又一重大消息。
三个项目最终入围
本场路演活动中,有3个团队带来了他们基于微信的创新方案,并在引发了现场热议。
1、Ubuntu平台消息系统
与android和ios类似,Ubuntu 是一个全新的、开源的、免费的移动平台,可以实现电脑、平板和手机互通。Ubuntu 畅想将微信作为系统默认通讯消息系统,用户无需下载安装,从手机系统界面直接进入微信,与好友聊天,类似iMessenge在ios平台上的使用。
2、Rednote音乐表情
Rednote致力于音乐和信息的连接,希望人们在朋友间通过音乐信息来分享自己的真实情感。设想用户在发送表情的同时,配以6秒钟的版权音乐来传递情感、心情和意图,一段乐曲传递的表情将胜过千言万语。
3、Immersion动感贴图
Immersion是触觉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领导者,专注研究如何利用触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通过精确控制设备震动来产生独特的触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智能设备。Immersion提出了动感贴图的概念,用户可以给表情贴图和信息添加一个固有的,或者个性化的触觉感应,拥有一个独特的情感符号,实现更丰富有趣的沟通交流。
此外,Hook Mobile也随大赛路演从斯坦福专场来到哈佛/MIT专场,展示基于微信平台推出的“美加短信通”服务。用户关注公众账号(HookSMS),即可在平台上直接编辑内容,从世界各地向美国/加拿大用户免费发送短信。旨在展示微信的创新能力,给参赛者一些借鉴和参考。
标签: 微信 全球 MBA 创新 大赛 强势 登陆 哈佛 MIT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